2006/01/05

從實務到理論-1

只要有人類的生活,就會有問題的產生;只要有問題,就會有人思考如果解決問題。於是,當人們在思考問題之解決時,或是在尋找改進的方向時,最初最原始的開始,一定是從實務處理上,做抽絲剝繭的分析,將問題發生的進程,切割成為各自小的單元体,然後再逐一找尋問題發生所觸動之關鍵因子,從而尋求問題解決或改進之方法。事實上,對應在程式撰寫,當發現程式有問題,不也是用相類似的方法除蟲嗎!?

好了,當問題能夠獲致解決,接下來的思考方向便是「如何將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傳承下去」。在過去,智慧還不算是財產的時候,多數人大都是抱著藏私之心,守著祖傳祕方,等著後繼有。到了現代,情形當然是大有不同,可是,有關「如何傳承」這個基本的問題仍然存在。寫下來,大概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了。其實,打從人類有文字以來,用這個方法所傳承下來的過去的知識與經驗,在在與我們生活有著切合的相依性。打從我們開始學習,從小學開始,歷史、地理、國文、數學,都是文字傳承經驗的確切實例。所以,寫文件,很重要...(不過,我討厭寫文件)

再繼續衍生下去,當我們處理了傳承的問題,接下來遇到的就是「如何有效的傳承」。我們從「寫文件」這件事來思考 (假設寫文件真的是有益的) ,「如何寫一篇他人看得懂的文件」、「他人是否能依照文件內之描述來處理問題」、「他人是否能快速的從文章裏找到所需的解」。寫作文,我們講求「起承轉合」。之所以如此要求,是因為這樣子的效果,最能夠迎合人類接收訊息時的情緒轉化,使得訊息的傳達與吸收,能得到最高效率 (有關學習與教育的問題,在很多知識建構主義理論裏,可以找到論証,這裏先不細說) 。回過頭來,不討論作文怎麼寫,而來討論一份「資訊系統技術文件」,從我們現行的作業裏,就可以找到我們的解決之道「文件格式化」。我想,我們不需要在這裏多做說明,為什麼文件要有標準格式;為什麼文件規定要有某某章節...(雖然,我覺得,很煩!)

我們再回頭來看,在上一段的論述中,討論「如何有效的傳承」論點時,我們舉了例子「文件格式化」。在這個例子裏,其實就隱藏著本文的重點論述:「文件如何被格式化」,或是這麼說「如何決定文件要有哪些章節」。假設,我們是時代的先驅;假設,我們是全世界第一家資訊系統開發公司;假設,我們是第一群發現與思考「文件格式化」問題的人。我們該怎麼做? 分析實務進程,切割領域單元,釐清個體關係,然後為不同的單元個體命名,而這些單元體的名稱,就成了文件章節名稱的基礎。

理論必需搭配實務,我想,這句話,大家應該多能心有所感。理論研究的起始,本就是從實務而生,即便有些理論是架構在其他的理論上而演生,其最原始的基礎,依然在於實務。對現代社會而言,「實務理論化」本身就是一種專門學問的研究。通常、一般、大多數人,多是只知如何用,而不知為何可以用 (反過來,一般人在面對理論時,則容易有 "知道 Why,卻不知 How" 的感慨) 。記得以前求學時,好像曾經聽過這麼一個故事 (我不記得是從哪裏聽到的了) --當年,孫中山先生在倡導三民主義時,曾提倡「知難行易」說,因為當時很多人反應聽不懂三民主義,所以不知如何執行。國父舉了這麼一個例子:「大家都知道錢可以用,但很少人知道錢為何可以用」。當初聽到這個例子的時候,我還真的想了很久,思考著錢為何可以用。當然,後來是有想通為什麼,不過,在這個例子的後面,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在於,我們的實務作業上,是不是有很多情形,都是知 How,但不知 Why?

「理論必需搭配實務」,所可以反思的方向,即是「實務是否可以理論化」。當然,在上一段的論述裏說「實務理論化本身就是一種專門學問的研究」,這其實是社會分工精緻化的必然結果。所以,真的想把實務經驗化做理論論述,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畢竟,實務情形總是複雜的,幾乎不可能 (絕對不可能) 用單一的理論構面架構而成。所以,一個「策略規劃」理論,可以有五、有九說,相不相信還可以有十三說、八百說....如前面所述,理論的研究可以說是實務的分解過程,至於這項理論的論述是否足夠完整,則取決於實務項目的採樣數與有效性。所以理論不可能完整表述實務過程,正因為如此,一個人的實務經驗,才會擁有超越書本、超越文件、超越理論研究的終極價值。 (終極價值:在人類被機器淘汰前,都應該不至抹滅的價值)

再一次強調,理論研究的目的,本就不是用來取代實務,而是為了提高知識傳承效率、降低學習門檻、加快進入實務的速度,所產生的實務改進方向指標,這個指標,才是理論存在的目的。什麼是理論,而什麼是實務? 就現代角度來看,理論研究應是學者、教授所處理之事務,而實務則被認為執行者所擔負的責任。這個論點,個人覺得並沒有錯。當我們思考「錢為何可用」的時,就應該會發現,分工的細緻化,是這個社會不斷演進的必然過程。只是,這樣子分工的結果,容易導至"好高騖遠"的理論對上"表面功夫"的實務情形,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樣子!!

好了,不管我們同不同意上一段論述的結論,我們都應該可以、懂得省思自己。我們問自己,什麼樣的理論是會讓人可以實務的理論:答案應該很簡單,有實務經驗的人所提出的理論。反過,怎麼做可以做到理論實務化:第一步,先將自己的實務理論化。

後記:為何要思考「從實務到理論」
假設我們收到一個客戶提出的需求,希望我們幫忙改進客戶的資訊系統。接到這樣的需求訊息,第一步應該會先考量:是要修改原有系統,還是要重新建立新的系統!? (假設我們已經確定必需接受這個需求) 。做系統開發的人,應該多有感觸,有時候,重新建立一個系統,可能要比修改原有系統來的有效率。可惜,這樣子的情形,不大可能發生在組織身上。假設,今天組織要有所變革、組織要有所進步、組織要有所成長,直接把人換掉說不定是最有效的方法,卻也是最難以實現的方法。化做個人來看,成年人學習效率一般都不如年青人,其中的最大障礙,其實是在於「既有成見」。二十世紀以後,受到胡塞爾的現象學、海德洛的存在哲學、高達美的詮釋學等等的影嚮,產生了有別於以往實証主義學習法的「建構主義」論 (有興趣者,建議可先看看皮亞傑的認知建構論) 。「建構主義提出知識是由學習者所自行主動建構的,而非被動的由外界灌輸;知識是建構的歷程,並強調學生先前或先備知識的重要性,主張學習者學習時,應整理統合新的與舊有先備的知識。」 (以上文章取自「科技與學習--理論與實務」一書,心理出版社--沈中偉著)。 上述文章所提的先備知識,其實也就是既有成見的原始相貌,而新舊知識的統整能力,其實也就是一個人學習能力的指標。所以一個年紀愈大的人,擁有的先備知識愈豐富,其新舊知識的統合自然就必需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。所以,很多老師在面對成人教學前,常會希望學員能拋棄成見,將心思放空,就是期望能減少新舊知識的統合所產生的摩擦,以增加學習效率。只是,以現在新的建構主義理論來看,這是不應該也不可能辦到的。這就像是公司要學習一個新的理論技術,要求公司放棄現有的執行模式一樣,乾脆另外開一家新公司算了..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