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/01/05

從實務到理論-2

在上一篇文章中,雖然強調了「第一步,先將自己的實務理論化」,不過卻沒有明確指出「實務理論化」這件事情,在整個論述裏所佔有之地位。所以,本篇補述希望試著說明所提之論述之整體架構意象,讓大家能對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先談談這份論述所希望表達的事項。這裏其實是先假設,「從理論到實務」是很重要的 (或是說,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是很重要的) ,而為了這個很重要的事,我們 (公司或是個人) ,真實面對理論實務化之執行時,對於所遇到之障礙、困擾,反省檢討策略之執行改進方向之際,應該可以從更深層的原點而反思。或是這麼說吧:「如果我們反省檢討時發現,相似的問題總是不斷被發現,而相似的解決方法也總是被當成策略結論,那麼,很有可能,這個問題是來自於更深層的關鍵原因」。

另外,在前一篇文章「從數學而上」裏,隱含著一種「危機與轉機」的意念,而這個意念背後,其所想要表達的,即在於「觀念轉換」的重要性與困難性。觀念轉換本身就是一個意味不明之表徵;要轉什麼? 要換什麼? 怎麼轉? 怎麼換? 上述幾個問號,對於我們這群以舊有的「行為取向主義」之教學方式所教出來的學生,要求重新反思原有先備知識的建構過程與動機,進而從中推尋出資訊鏈結關係之可行的不同架構模式 (創新與創意) ,這幾乎可以說是強人所難。所以,說台灣人創意不足,或是說台灣產業不願投資研發,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,大概也只能期待 "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" 了。

當然,這樣想太悲觀,也許可以試著找尋其他的方法,來幫助我們思考「從危機到轉機的關鍵轉捩點」。什麼方法呢? 假設,關鍵轉捩點之所以不易被發覺,其實是因為這個轉捩點被隱藏在資訊與資訊的鏈結之中:從一個資訊單體演生轉化成為另一個資訊單體的鏈結過程,我稱為"知識跳躍" (也許也可以稱為"成見",只是覺得單就"成見"二字的原意,似乎不足以表達) 。如果,假設,"知識跳躍"之問題的解決,可以改善"觀念轉換擁塞"之情形,那麼,希望,"實務理論化",可以幫助思考與發現我們的"知識跳躍"問題,進而幫助改善我們創新思考不足的情形,從而幫助我們找尋「從危機到轉機的關鍵轉捩點」。至於,什麼是"知識跳躍",建議可以從"建構式數學"裏去思考答案,如果有機會,再討論吧..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