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/01/13

PMP Pass

今天早上,終於去考過了 PMP ~~~YA~~~
其實自己很喜歡讀書,也常涉獵一些管理類知識書籍,只是基於對考試的恐懼感(Plus懶惰),始終未能跨出認證這一步。這幾天,努力猛K PMBOX,雖然覺得裏面的管理流程知識很有趣,卻也"不得不"承認,PMP 真的不是很有用!!!

之前就曾看過這篇文章:
PMP證照是專案成功的保證嗎?
裏面有一段話:「一個專案經理的工作,大概有70-90%的時間在協調溝通」
相信多數的人對這段話都能認同 (包括 PMI...吧!?)
然而,整個 PMP 44 個段階裏,屬於溝通的只有 4 個...另外,整本 PMBOX 400 頁,溝通管理只有 14 頁。假設,我這個專案經理必須花 80% 的時間在溝通上面,那麼,我也不過只是用剩餘 20% 時間在處理整個 PMP 裏 90% 的知識流程...真是有點...完全的違反 80/20 原則?

另外,在 PMP 知識顉域裏,有一堆的東東,"幾乎絕對"需要組織的支持與配合。例如:變更控制管理系統、人員配置管理系統、信息發佈管理系統...以及各式各樣資訊收集與計算工具(績效、財務、品質紀錄...)。如果一個組織還要讓專案經理用"溝通之外"的剩餘時間,再自己用 Excel、Word、甚至紙筆,去計算繪製 EV、PV、Pareto Chart...這個專案會成功才奇怪吧!!?? (除非是 1 人專案!?)

我想,把 PMBOX 割一半,用來對組織或公司做認證,是不是更有用呢!? 畢竟裏面有很多東西,似乎只要環境設定好,流程定義好,大多數的專案經理就可以照著做!? (反過來說,環境不配合,想照著做也沒用!?) 專案經理的認證重點,應該在於對專案管理的流程"概念"有充分了解,以求能快速"融入"組織的"硬體"架構環境;了解流程概念,以求在專案執行時,能快速且正確的"選擇"或"驅動"進入較好的流程階段,以達到簡化管理的目的。至於進入各流程階段後的執行細節、工具與技術,反而應該是組織本身需要去處理與建立的...!!!???

以上,考完 PMP 的有感而發。這幾天 K 書,我家貓咪總愛來跟我搗蛋。我看書,她要來玩我的書;我上線上模擬測驗,她要趴上我筆電...算了,總是考過了,還是感謝她的伴讀吧!!?? 好累...睡覺去...

2009/01/05

高速公路的速限標誌

只有開過高速公路,高速公路的速限標誌應該不會覺得陌生(除了家裏太有錢,不在乎吃罰單的人)。通常,我們一定會先看到這個標誌:


對於大多數開小車車的我們,上面這個標誌,沒有意義,不用理他。重點是後面那個,在前一個速限標誌後面不遠處,還會有一個速限標誌:


這個標誌才是開小車車的人需要注意的東東 (有些路段速限 100,有些路段速限 110)。然後呢,我沒事常在想一個問題,如果我是一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,拿著國際駕照來台灣租車出遊,上了高速公路,看到這樣連續 2 個資訊不同的速限標誌,我應該怎麼辦??

事實上,我們有很多交通標誌,常會附帶有"中文"的例外條件:"禁止右轉"附帶"公車除外";"禁止左轉"的標誌下面附帶"17-20時",下面再加一行"(例假日除外)"...雖然我是本土台灣人,但每次開車時看到這種附帶資訊的交通標誌,都讓我覺得頭痛外加眼睛痠;車子行進中,看到"禁止左轉"時,還要再分神瞇眼看一下標誌下面那一排小小的例外條件字串,然後再描一下時鐘,腦海裏開始計算"現在"到底可不可以左轉;此時車子當然還在行進中,眼睛不但觀四面,更是要觀八方...

我個人認為,我們的交通部偷懶 (雖然這也不能怪他們)。當交通標誌之表意有不同的情形出現時,應該要能發明創造新的標誌,而不該只是用段文字描述即了事 (文字描述應該只適用在暫時性的情形)。不過,算了,別說政府了,就算是私人公司 (例如我...以前的公司),也不會有這麼主動的 sense 的啦~~~